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英文版

3+7+2,全部获奖!西安思源学院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决赛斩获佳绩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5-23] 文:田俊倩 刘小鱼 图:梁磊 

西安思源学院参赛代表队获奖名单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决赛结果揭晓。经过激烈角逐和专家评审,西安思源学院12支参赛队伍凭借优异的比赛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全部斩获大奖,荣获陕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其中一等奖作品“辣椒苗移栽器”作品还被推荐参加全国比赛,力争获得国家级赛事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竞赛现场

参赛学生在省赛现场合影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主办的国家级赛事之一,是全国各高校展示创新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自2004年首次举办竞赛以来,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大赛陕西赛区竞赛由陕西省教育厅、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组委会主办,主题为“机械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自然和谐迈向仿生新高度”,内容为设计与制作用于生产国产杂粮和10种蔬菜的播种、管理和收获的小型专用机械、以提高仿生机械运动性能为目标的仿生青蛙和仿生蝴蝶。共有来自陕西52所高校的469支队伍参赛,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西安思源学院共派出12支队伍参赛,全部获得奖项,展现了思源学子卓越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展现了学校在机械创新设计领域高质量育人成果。

一等奖“辣椒苗移栽器”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一等奖“多功能莲藕采收机“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一等奖“扇动飞行”获奖学生(部分)与指导老师合影

二等奖“智能豌豆播种机”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二等奖“仿生弹跳青蛙”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二等奖“蛙式跳跃者”部分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二等奖“菠菜播种机”部分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二等奖“智能仿生弹跳蛙”部分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二等奖“韭菜收割机”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二等奖“大葱幼苗移栽机”获奖学生代表

三等奖“萝卜播种机”获奖学生(部分)合影

三等奖“仿生蝴蝶”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在本次大赛的筹备与进行过程中,西安思源学院高度重视,通过全天候开放相关实验室、免费提供各类专业实验设备、给予充足的参赛经费支持、提供专业指导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支持学生参赛,激发参赛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创造意识,为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工学院院长宋绪丁(中)作大赛指导

        “这次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历来重视大学生创新活动、创新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周延波校长等校领导大力支持与指导‘赛学融合’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取得的丰硕成果。”西安思源学院工学院院长宋绪丁表示,正是因为学校全面而周到的支持与保障,工学院备赛的师生才得以专心致志于参赛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赛过程中。

       宋绪丁院长介绍,工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将本次比赛作为推动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整体发展、提升学科竞赛影响力的关键契机。学院上下积极投入,全力以赴,确保师生团队能够高效、有序地推进各项备赛工作。“工学院在备赛初期就召开了大赛主题解析会,深入剖析大赛主题和要求,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激发参赛热情和信心。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校内选拔赛,选拔出12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团队。我们还邀请了4位在机械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专家,亲自指导师生备赛,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宋绪丁院长表示,备赛过程中,工学院每半个月组织专家老师对参赛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参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每个团队都能够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备赛工作。

       “由于此次参赛学生大部分是2021级大三学生,他们这个学期的课程非常多,学生和指导老师只能在课余休息时间完成参赛作品。赛前很多同学都通宵达旦地进行设计制作,指导老师们也在课后第一时间投入到指导工作当中。”本次大赛带队老师赵祎感慨,此次比赛时间紧、任务重,指导老师和学生常常加班加点地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每一位老师和学生付出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

       回忆起那段紧张的备赛经历,工学院2021级自动化专业学生张星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感触。“备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张琰和王阳阳经常加班陪我们在实验室里更改设计图纸、指导制作作品、保障设备使用安全,那段时间经常在实验室忙到晚上十一点。我记得因为打印零件强度问题,我们小组好几次想就此放弃,但指导老师杨宏伟鼓励我们坚持下来,还向我们推荐了光固化树脂打印,提高了制作零件的强度,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张星言语间充满了对指导老师悉心指导的感谢。

       工学院20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2班张涛表示:“学校全天开放工学院工业4.0-101实验室,提供先进的设备、资源等,为参赛队伍提供了坚实的备赛保障,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强后盾。此次机械创新大赛的获奖,不仅仅是对参赛团队努力的肯定,更是学校对学生创新之路的鼓舞和鞭策,也将激发起更多的学生对创新的热情,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创造更多的价值。”

       工学院20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1班刘特彬所在团队设计出的“辣椒苗移栽器”作品荣获省级一等奖。他表达了对学校的支持与帮助、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鼓励的衷心感谢。他表示:“正是学校老师的耐心细致指导,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设计的作品体现出了创新性应用型特点,在比赛中更具竞争力,最终获得一等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保持对机械设计的热爱和追求,不断学习和努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人类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宋绪丁院长(左三)和杨宏伟老师(右二)指导学生备赛

       工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杨宏伟作为此次大赛的指导老师,他所承担指导的“多功能莲藕采收机”和“智能仿生弹跳蛙”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了省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的好成绩。杨宏伟老师说到:“面对繁重的备赛任务和时间的紧迫,心里也是充满压力。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制定出科学的备赛计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指导。因此,指导老师们必须不断研究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等,力求为学生们提供最精准的指导和帮助。”

       在“多功能莲藕采收机”项目中,杨宏伟老师与学生在前期充分了解莲藕生长环境、生长状态、挖掘条件等情况后,初步确定项目设计方案。围绕着如何提高采摘效率、减少莲藕损伤等问题,他们经历了多次方案优化、机械机构调整、模拟试验。经历数月的努力,他们才完成了“多功能莲藕采收机”的设计制作。杨宏伟老师介绍,“多功能莲藕采收机”不仅充分考虑了莲藕的生长环境和挖掘条件,还融入了多项创新技术,使得机器在采摘过程中更加高效、准确和环保,获得省级一等奖也是实至名归。

张怀绪老师(左三)指导学生备赛

       工学院机制教研室老师张怀绪所指导的作品“辣椒苗移栽器”获省级一等奖,且被推荐参加国赛。该机器在制作过程中历经多次试验失败,但在张怀绪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参赛设计团队不断调整设计方案,优化制造流程,最终克服了所有难题,完成了这件作品。张怀绪介绍,“该机器的设计巧妙地结合了秧苗栽种装置、自动行走装置,实现了在不断前进的途中完成辣椒苗的移栽工作,使得移栽过程变得既高效又轻松。该机器的独特创新点在于其巧妙地运用了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来模拟插秧的动作,以及凸轮机构对插秧桶开合时机的精准把控。除辣椒苗外,也可以用于移植其它蔬菜类的苗株移栽,机器结构设计合理,降低了人工成本。”

西安思源学院部分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在比赛现场合影

       长期以来,学校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核心使命,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赛学融合教学理念,构建了完善的院级赛事、省级赛事、国家级赛事等三级赛事育人体系,激励学生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不断锤炼实践应用技能。此次大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工学院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为学生成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