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明确分工抓合作 聚力攻坚建平台——西安思源学院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召开多项目合作及实验室建设工作安排会召开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8-27] 文: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 图: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
为统筹推进对外合作项目落地与内部实验室建设,明确任务分工、凝聚工作合力,2025年8月25日中午,西安思源学院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在中心楼611会议室顺利召开多项目合作及实验室建设工作安排会。会议重点部署了与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西安市地震局、浙江大学的三大合作项目推进计划,完成核心团队分组工作,同时针对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方向及数据保密工作的落实提出明确要求,为后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丁心安、科研副院长王艳娥、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副主任程良、工学院博士庞昊强、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张娓娓及相关教师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永强主持。
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永强介绍合作项目推进情况
张永强副主任围绕三大合作项目,详细阐述了其核心内容与推进方向。在医疗领域,中心与桂林优利特医疗企业携手,重点聚焦尿液细胞图片识别与病变诊断方向,计划分两阶段开展AI 模型训练工作;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逐步纳入CT、脑部影像等更多类型的医疗数据项目。在地震预测领域,团队将整合全球近20年的热红外卫星数据与地震目录数据,构建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技术的地震预测模型,以此实现对地震的多维度精准预测。在气象科研领域,中心与浙江大学展开合作,共同搭建卫星地表温度与气象站数据的映射模型,该模型不仅可用于气温预测,还能延伸应用于农作物防冻、农业保险理赔等实际场景。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丁心安讲话
丁心安院长在现场完成核心团队分组工作,不仅明确设立桂林优利特项目与西安市地震局项目的负责人及对应组成人员,还对各项目推进作出具体部署。同时,丁心安院长着重强调,各项目小组需尽快建立沟通机制,加强日常交流与对接,以保障项目高效快速启动。此外,考虑到实验室建设是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支撑,丁心安院长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重点任务,包括完善现有实验室功能,通过优化布局提升对外项目承接能力,以及推进算力中心建设,为后续项目开展筑牢硬件根基。
工学院庞昊强教授介绍了地震预测模型系统建设方案,构建基于OLR和TEC的多元融合与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分数据处理、模型开发训练、优化评估、成果整合四个阶段推进,建成高精度预测系统,服务于地震趋势研判与灾害预防,推动科研与应用发展。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清晰梳理了各合作项目的推进路径,更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与核心推进方向,同时对工作边界与协作关系作出清晰划分,为后续项目高效推进及实验室建设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对于会议部署,参会人员均表示将迅速调整状态、落实会议要求,以高效的执行力推动各项目与实验室建设任务有序落地,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供稿/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