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育人】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召开研习活动感悟分享座谈会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9-26] 文:教育学院 图:教育学院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的通知》,近日,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2025级学生搭乘“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红色研学专列,前往延安开展为期两天的思政实践活动。2025年9月23日,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召开研习活动感悟分享座谈会。
会上,师生们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延安精神”“通过学习延安精神,我们如何将其核心要义内化为行动指南,从而为‘饮水思源,自强不息’的校训注入新时代的、更具生命力的实践内涵”等展开分享发言。
2025级学前教育专业宋梦凡表示,“观看《延安保育院》后深受触动,当看到保育员为保护孩子牺牲自己时,我泪流不止。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从前对“责任”的理解很模糊,现在才懂得先辈们守护的是“希望火种”,而我们将来要守护的是祖国的下一代,今后我会更认真学好教育学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有温度、有担当的老师,把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2025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郑伊繁分享自己在枣园看到“为人民服务”讲话台时的感悟:“站在当年毛主席发表讲话的地方,看着台下模拟的听众席位,我突然懂了‘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是课本上的黑体字。作为未来要走进幼儿园的教育者,我们的‘服务’就是对每个学生负责——关注内向孩子的小情绪,帮基础薄弱的同学补功课,把耐心和爱心融入每一堂课。今后我会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成为教育路上的点灯人。”
2025级教育学1班王焰榕同学表示,“在王家坪军委礼堂,我特意摸了摸那些历经岁月的木质桌椅,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当年在这里讨论抗战策略时的坚定。作为教育专业学生,以前总觉得艰苦奋斗和教学无关,现在才明白,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坚守信仰,我们也要在教育岗位上守住初心。以后要是遇到教学难题,比如备课时找不到好方法,或者学生调皮难管理,我就想想这里的故事,用坚持和智慧做好教育这件事。”
2025级教育学3班学生陈甜拿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拍摄的“抗日小学课本”照片,语气格外认真地表示,“看到这本泛黄的课本上,前辈们在战火中还坚持教孩子读书,我特别受震撼。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教学条件,更要珍惜机会,以后我成为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像当年的教育者一样,把爱国的种子种进他们心里,让红色精神在一代代孩子身上传承下去。”
2023级教育学专业学生刘余、2024级教育学专业学生王雨轩、张馨月、侯婉莹纷纷分享感悟,表示本次研学站在服务工作者的行列,作为“学习者”与“组织者”的双重身份,深刻体会到“服务”的深层次意义。他们表示,此次不仅完成了一次带队任务,更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责任与担当,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要让延安精神成为指引行动的灯塔。
未来,教育学院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围绕弘扬“延安精神”主题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让延安精神滋养新时代青年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持久动力。(供稿/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