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青春赋能支教路 志愿担当育新苗——西安思源学院团委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支教队专题培训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0-17] 文:校团委 图:校团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扎实推进学校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将“以青春之力助乡村教育”的目标转化为专业能力,2025年10月13日,西安思源学院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双创中心一楼创空间组织支教队开展“赋能支教,蓄力启航”专题培训。此次培训将持续六个月,共计48期课程。培训现场,六十余名青年队员通过“理论+实践+模拟”的系统课程“充电蓄能”,为后续奔赴乡村教育一线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专题培训从课程设计到资源保障全程统筹,紧扣“解决支教实际问题、提升服务专业度”的核心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培训伊始,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结合支教队整体安排,明确了“培训—试讲—结对—支教”的全流程计划。后续培训学员将根据培训成果分组开展试讲考核,合格后分批次前往结对的3所小学,开展为期2个月的课业辅导与特色课程教学。同时,培训课程详细讲解教案撰写规范与试讲评分标准,并强调支教队例会制度、安全纪律及服务公约。
“支教不是‘走形式’的送课,而是要带着对乡村孩子的真心,用专业的方法帮他们打开视野。”支教队负责人在动员中说道,这句话也成为本次培训的核心导向。在理论教学环节,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特别邀请5名“2025年暑期三下乡”优秀志愿者学长学姐担任讲师,围绕乡村支教的“痛点难点”展开实操性分享,针对“乡村孩子心理敏感、沟通难”的问题,结合服务中遇到的留守儿童案例,讲解“倾听式沟通”技巧,教队员用“兴趣引导法”化解矛盾。培训中还设置“暑期支教纪实”视频观看环节:镜头里,志愿者们深夜修改教案、带孩子做手工、帮老人干农活的画面,不仅让新队员感受到支教的“温度”,更通过“课堂纪律管理”“突发情况处理”的真实片段,让大家学到应对实际问题的方法。队员们不时举手提问,学长学姐结合自身经历逐一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从场地保障、讲师团队组建,到课程物资支持,我校团委始终为志愿服务提供坚实后盾,确保每一次培训都“不走过场、不搞形式”,真正让队员“学有所获、用有所依”。
此次培训不仅是支教队“蓄力启航”的起点,更是西安思源学院团委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长效化”的缩影——通过“先培训后上岗”的模式,把“为乡村教育赋能”的初心,落实到每一堂精心设计的课、每一次耐心的沟通中。后续,支教队将以培训成果为基础,通过“分组试讲—考核优化—结对对接”的步骤,稳步推进志愿支教工作,让青春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赛道上,绽放出最有价值的光芒。(供稿/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