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思源邮箱 | 英文版

【实践育人】传承延安志,薯香劳动情——城市建设学院党委组织学生前往再生水生产与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1-04] 文:城市建设学院 图:城市建设学院 

       为持续深化“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精神,将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核心内涵融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劳动中锤炼意志、增长本领,2025年11月3日,城市建设学院党委组织学生前往再生水生产与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主题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管副院长张刚,党委组织员张东昊,再生水实验室主任付波以及30名2025级新生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管副院长张刚老师以“延续圣地精神,践行劳动初心”为题作动员讲话。他指出,此前同学们走进延安这片红色热土,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在艰苦岁月中坚守信仰、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而延安精神绝非停留在历史记忆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是革命时期的制胜法宝,更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此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延安精神的实地践行与延伸。他强调,城市建设领域需要兼具专业素养与实干精神的人才,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劳动为契机,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把“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融入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为城市建设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随后,再生水实验室主任付波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再生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原理、红薯种植的生长周期与田间管理要点,以及挖红薯的工具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劳动实践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迅速以小组为单位,拿起铁锹等工具走进红薯地,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小心翼翼地松动土壤,到仔细寻找红薯藤蔓下的果实,再到合力将一串串饱满的红薯从泥土中挖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专注与投入,田间地头回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也留下了大家忙碌的身影。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辛勤劳动,同学们共收获了数斤新鲜红薯,看着装满筐的劳动成果,大家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纷纷表示,此前“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让他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论认知,而此次劳动让他们真正读懂了“艰苦奋斗”的内涵——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弯腰挥锹时掌心磨出的薄茧,是发现红薯藤蔓下藏着果实的惊喜,是合力将深埋土壤的红薯完整挖出时的坚持。

       此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城市建设学院将延安精神与劳动教育、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增强了劳动意识,更让大家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化了对专业使命的认知。未来,城市建设学院将继续以延安精神为引领,围绕“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与延安精神传承活动,助力学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奋斗中成才,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专业素养与实干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供稿/城市建设学院)